“云电外送”博弈真相
6月11日,当记者到达金沙江中游阿海水电站时,电站厂房传来机组发电的轰隆声响。彼时,阿海水电站共有3台机组正在运转,这座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水电站,曾经一度因送出工程久拖不决,下闸蓄水一年都未能实现投产发电。按照该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计算,相当于白白流失了约89亿度的电量。
除了阿海,金沙江中游梨园、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以及澜沧江苗尾以上水电站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业内预计,随着龙开口、鲁地拉、溪洛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将在今年集中投产,今年云南省弃电将超过200亿度。
表面看来,在这场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中,各方矛头直指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发改委“固执”、“出尔反尔”、“不顾大局”。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博弈双方“失声”
以金沙江中游水电为主的送出困局,一时间让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发改委陷入了舆论漩涡。“我们觉得这个阶段不适合拿出来说,只要埋头做事就可以了。”上述单位回应记者称。
而南方电网公司答复本报记者的也是:“这件事现在太敏感”,“能否等一段时间再报道。”
据记者了解,“云电外送”博弈的焦点,在于云南省希望以“网对网”的方式外送,这与原先规划的“点对网”方式输送相比,存在投资增加和重大安全隐患。
所谓“点对网”,即类似糯扎渡和溪洛渡送广东(“两渡直流”)、金沙江中游送广西(“金中直流”)、锦屏一级和锦屏二级送苏南、向家坝送上海等一系列±500千伏或±800千伏的直流输电方式。而“网对网”,则意味着所有的电源点都要先接入云南电网,再由云南电网与南方电网对接进行电量调配,属交流输电。
“从云南主网穿越,少量穿越是可以的,大量穿越就要命了。打个喷嚏,就可以把云南电网搞垮。就好比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水送上海,你要求先到滇池里走一圈再送上海,不翻江倒海才怪。”一位参与“云电外送”输电规划方案设计的人士如此向记者剖白了云南省搁置金中直流工程的真正原因:“‘网对网’送出去,电价、税收是一方面,只要云南省把电控制住了,就可以做很多文章。”
这里所说的“文章”,从今年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丽江电解铝事件中可见一斑。云南省希望留下廉价的水电供本省发展工业,走“矿电结合”的道路。
“但是这些高耗能项目,国家明令禁止,国家不批,这条路根本不可能走得下去。”上述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