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上涨冲上热搜背后:电力市场正酝酿巨变
撰文 | Sueyl;编辑 | 郭郭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494篇原创
最近,电价、电费的话题屡屡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首先是上海,许多网友缴纳2022年12月电费发现比平时高出几倍,更有网友晒出当月高达千元的电费账单。
针对上海12月的“电费刺客”,上海发改委及时回应,事实上电费并没有涨价,是因为受12月疫情影响,居民居家时间延长,用电量增加。加上寒潮连续侵袭,居民家中空调制热耗电量大幅上升,居民电费阶梯式递增。
加上上半年疫情和年中的持续高温天气,已经导致当时绝大部分居民今年用电量比同期高了不少,等累积到年底就都进了第三阶梯电费计算,所以有所增长。
事实上,我国居民和农业电价是电网统一兜底的价格,即使涨价,也要提前公示和听证。尽管这次居民电价没有上涨,但是工商业用电的市场化改革却在推进,各地调整和拉大了峰谷价差。
最近的迹象显示,电力市场化改革在加快推进。
2023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保障用户安全可靠用电、逐步优化代理购电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点要求。
发改委这次代理购电的通知,实则来源于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意在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
除此之外,近两个月以来,各地电网公司陆续公布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价格,除了上海,湖北、河南、江西、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区也开启了新一轮峰谷分时电价机制调整,更新了峰谷电价政策,尖峰电价和低谷电价上下浮动比例提高。
电力市场化改革背后,意味着电价也将迎来重要变化,针对工商业用户建立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让更多的新型能源主体参与到市场中来,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方向。
01 电价热背后的市场化改革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的通知》,目的是为了推动更多工商业用电户进入自由化电力市场。
工商业电价分为两种,一种是电网代理类购电,也就是工商业用户直接通过电网买电;一种是工商业用户自己去找售电公司,去电力市场中交易购电。
目前国家鼓励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服务对象一般为10千伏以下用户。
代理购电是电价市场化过程中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电价市场化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电价垄断化,电价半市场化,电价市场化。
电价垄断化是指国家电网向发电企业(五大发电集团)购电,然后再作为售电公司向用户售电,这时候的电价是按政府主管部门核定的目录电价执行。
电价半市场化是指在电力市场中存在用户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的行为,但是也存在国家电网公司售电的行为,两种行为并存。
电价市场化是指在电价完全由市场调控,国家电网公司不参与购电售电过程。
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是一个市场化行为,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意味着我们现在就处于电价半市场化进程中,向着市场化改革迈进。
目前我国代购电用户大多为中小型用户,不具备用电量方面的优势。业内专家表示,鼓励优化代理购电的本身意义是,把原本不主动进电力市场的工商业用户,都给赶进市场。
最终电网将过渡到所有工商业用户全部入市,电网不再参与工商业用户代购服务,只是负责居民农业、学校等公益性保障用电。
02 工商业峰谷价差要拉大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2021年的文件中就定调了:工商业用户最终要全部自由的市场化交易,购电需要自己去找售电公司解决。
另外,工商业峰谷价差要拉大。相关人士表示,电力市场的目标就是拉大峰谷价差,这样对于储能等调节性资源才有生存的空间,其次能更好地激励用户去响应负荷曲线,调整用电行为。
至于通知中“各地要结合当地电力市场发展情况,不断缩小电网企业代理购电范围”,那工商业企业通过售电公司买的电是否比从电网买的便宜?专业人员表示,需要依据各省情况以及用户用电特性而定:有的用户的用电特性可能电网更划算,有的可能还是售电公司代理更划算。
代理购电的核心是电价的市场化调节,也就是说以后工商业用电价格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浮动的,至于张越跌,全部交给市场来判断。
电力用户尤其是中小型用电企业想要参加电力市场交易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中间牵涉到很多的交易环节、谈判环节和合作细节,因此一部分用电企业选择参与市场交易,很多中小电力用户会选择和售电公司合作。
未来售电公司的核心,是为用电量相对较小的低压用户提供购电服务。由于小用户的负荷很小且一般没什么用电规律,无法直接与发电企业交易,售电公司通过代理多家小用户形成用电量可观的、相对稳定的用电负荷,从发电企业批发购电。
但无论如何,尽管推进电价市场化是个漫长的过程,电力市场改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近几年内,通过国家政策的推手,各主体将逐渐纳入市场化电力市场。
03 售电公司业务如何突出核心竞争力
售电业务放开是新一轮电改的重要目标,被寄予厚望。
近年来售电公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有些售电公司,商业模式只体现在电价差,没有发挥好服务的价值。相当数量的售电公司未能抢抓机遇发展核心竞争力,没有意识到电力现货市场带来了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却始终处在粗放式管理发展阶段,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质开展业务。
专家认为,售电业务的核心是为用户提供避险服务。避免缺乏专业知识和交易能力的用户直接暴露在交易品种多、交易频度高、价格变化快的批发市场当中。因此售电公司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就是其核心竞争力。
售电业务包括购售电业务和增值业务。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售电产品策略,如按峰平电保底、服务费按比例收取、一口价、保底+比例等各种组合,本质上都出现了避险业务的特征:即维持用户用电价格水平的稳定,而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由售电公司承担。
在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从批发市场购电,再售予用户,售电公司自行承受政策环境变化、购售电交易电量偏差和价格波动、交易过程中操作失误等种种风险,避免缺乏专业知识和交易能力的用户直接暴露在交易品种多、交易频度高、价格变化快的批发市场当中。售电公司承担价差风险也享受风险收益。归根结底,购售电业务的核心就是为用户提供避险服务。
专家建议,国家要求强化对售电公司的动态监管。面对全国数千家售电公司,若面面俱到将让有限的监管资源显得捉襟见肘。可考虑通过对售电公司经营风险、技术水平、服务内容、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将售电公司分成一级售电公司和二级售电公司两类,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重点严格监管一级售电公司经营范围内可能威胁系统安全、产生金融风险的行为。如此差异化的监管方式将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监管均衡,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详见阅读原文)
关于我们:
原文标题 : 电价上涨冲上热搜背后:电力市场正酝酿巨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编辑推荐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