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每月只发电40小时,甘肃光伏站严重亏损

《保障小时数本就不合理 再打折是否太过分?》一文发布后,得到了西北地区电站业主的广泛支持。有投资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不再收购限电地区的光伏电站,手中持有的项目也正考虑打包出售,“已经到了现金为王的时候。”

近日,索比光伏网接到爆料,甘肃敦煌某20MW电站的部分股东已承受不住还贷压力,开始寻机出让电站股权。

相关负责人介绍,让他们做出如此艰难决定的,一是补贴拖欠太久,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遥遥无期;二是限电严重,每月只有40小时发电量可以按0.9元/kWh电价收购,其余都要通过交易完成。“一度电才几分钱,这价格谁受得了?”

该公司一位小股东透露,他把300万元积蓄全部投了进去,参与建设光伏电站。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能保本、收益稳定持续的优质项目,但后面漫长的等待让他逐步改变看法。“投资人很多都是工薪阶层,对国家政策不够了解,看过甘肃的光照条件就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项目,哪想到发了电送不出去,最后还得赔钱呢。”

保障性收购只有一纸空文

将时间拨回2016年8月,甘肃工信委发布《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2016年新能源优先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其中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为500小时,光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00小时。

由于该通知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冲突,很快,这份“打小算盘”的通知被能源局发文制止,甘肃方面也作出表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与国家主管部门保持一致。

现在看来,甘肃省的配合也存在“时效性”。一旦主管部门监管没有那么严格,他们立刻原形毕露,可再生能源投资企业的权益又一次被压缩。作为一个风、光资源都极好的省份,甘肃屡屡被能源局标为“红色”,不予分配新能源建设指标,这本身就值得警醒。

电价不足0.1元,企业入不敷出

从弃光率来看,西北各省每年的弃光率、弃光电量都在下降。在保障小时数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利用小时数是如何达标的?

答案很简单,地方政府会要求光伏企业“主动”参与直购电交易,“主动”降低电价,配合主管部门和电网公司完成利用小时数目标。

当地企业直言,只有几分钱的交易电价不如说是“心理补偿”更准确,根本无法覆盖光伏发电成本。为了减轻压力,他们只能在运维人员、费用上不断压缩,连组件下方的杂草都无暇顾及。“光伏企业都不愿意走交易,完全是赔钱,可谁敢得罪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呢?”一位电站现场负责人说。

事实上,低电价交易在西北特别是甘肃极为普遍,此前甚至有风电场被迫“零电价”上网。当央企、国企都无法有效维权时,民企受点委屈也就不算奇怪了。

文件≠保障,谁来为信用买单?

2017年5月,甘肃省发布《甘肃省新能源消纳实施方案》;2018年2月初,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18年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目标;2018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从发文数量和频率来看,当地政府和能源主管部门并非毫无作为。遗憾的是,这些文件并没有真正为可再生能源企业提供权益保障,最终只会让投资企业对地方政府失去信心,为今后招商引资设立障碍。

扎堆建设终尝苦果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四条规定,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然而,将所有责任推给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公司,真的没问题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甘肃省新增光伏装机93万千瓦,累计达到61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然而,当年甘肃的弃光率已经达到30.7%,全年弃光电量26.19亿千瓦时,超过全部弃光电量的一半。

如此严重的弃光并没有阻止投资企业的前进步伐。2016年,甘肃省光伏装机又新增了76万千瓦,在没有新增外送通道和消纳途径、没有解决消纳问题的前提下盲目投资,扎堆建设,最终只能自己吞下这份苦果。

严格意义上说,甘肃部分企业的损失是可以预测并及时控制的。如果有投资人意识到这其中的风险,在电站选址方面多看看专业机构的分析成果,至少看看国家能源局的公开数据……可惜,现实没有如果,甘肃敦煌这一20MW项目的亏损也不是孤例。

交易未果,公司还想“再拼一把”

据爆料企业成员透露,曾有企业计划以7元/W的价格收购电站,但公司高层不愿放手。“已经等了2年多,再等等吧,万一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快要公布呢?”

就这一项目的情况,我们咨询了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她表示,限电会导致电站投资价值、交易价值明显下滑,继续持有的收益不高。在她看来,7元/W的价格已经颇为公允,完全可以考虑出售。

索比光伏网认为,从前七批项目的补贴等待周期、发放比例来看,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放情况不容乐观。如果再考虑光伏扶贫项目“插队”进入补贴目录这一因素,等待补贴已经毫无价值,不如尽早交易更划算。“对民企而言,融资成本往往高于6%,如果还没进入补贴目录,就要抓紧交易了,利息支出也不是小数字。”分析师说。

作者:尹也泽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编辑推荐

    电力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