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美国系列关税政策不改中国锂电产业竞争力
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其中仅豁免汽车及零部件。此举再次加码美国对华锂电产业的长期打压,中国锂电产业如何应对?
一、政策回顾:系列加征,步步紧逼
2022年8月1日,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IRA),为鼓励“本土化”提出电动汽车购车税抵免条件;
2023年12月,新增中国制造电池组件车辆将丧失补贴资格;
2024年5月1日,对自华进口动力电池关税由7.5%调至25%;
2025年3–4月,特朗普政府多次上调关税,3月26日统一对汽车零部件额外加征25%,4月10日再将对等关税升至125%。
二、中国锂电出口现状:美国市场占四分之一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量约197.1GWh,占国内出货量的16%;
中国锂电池出口额611.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其中对美出口153.2亿美元,占比25%,同比增长13%;
由于出口美国市场主要以储能电池为主,若全被替代,中国最悲观或失去约153亿美元市场份额。
三、全球供应链影响:日韩填补?美国自建?
1.对日韩:短期或能填补美国部分需求,但铁锂等储能核心材料国内产能优势明显,日韩难以完全替代;
2.对美国:本土化虽有助于就业,但生产成本与制造效率劣于中国,新能源车与储能平价拐点或将推迟;
3.对中国:对等关税下,对美出口量或减少,成本抬升压力可能转嫁至美国客户,产品价格或将阶段性上升。
四、中国锂电的应对之道
1.境外投资建厂:在美国或关税较低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先地后市”;
2.产能调整转移:向欧洲、东南亚等非美国市场倾斜,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3.多元化开拓市场: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4.优化成本与品牌:提升产业链效率与品牌附加值,将关税成本部分传导至终端,保持盈利。
五、风险提示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升级及不确定性;
下游新能源车与储能需求低于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关税政策频繁变动,解读有偏差风险。
结语
在125%对等关税的重压下,中国锂电产业短期或面临出口增速放缓与成本上升,但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中国供应链仍具竞争优势。唯有积极调整策略,拓展新市场与本土化投资,方能在风高浪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标题 : 行业报告 | 电气设备行业:美国系列关税政策不改中国锂电产业竞争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工商业光储招商会及高耗能企业需求对接会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7月31日预约参会>> OFweek 2025(第十六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编辑推荐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