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电气设备行业:美国系列关税政策不改中国锂电产业竞争力

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其中仅豁免汽车及零部件。此举再次加码美国对华锂电产业的长期打压,中国锂电产业如何应对?

一、政策回顾:系列加征,步步紧逼

2022年8月1日,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IRA),为鼓励“本土化”提出电动汽车购车税抵免条件;

2023年12月,新增中国制造电池组件车辆将丧失补贴资格;

2024年5月1日,对自华进口动力电池关税由7.5%调至25%;

2025年3–4月,特朗普政府多次上调关税,3月26日统一对汽车零部件额外加征25%,4月10日再将对等关税升至125%。 

二、中国锂电出口现状:美国市场占四分之一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量约197.1GWh,占国内出货量的16%;

中国锂电池出口额611.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其中对美出口153.2亿美元,占比25%,同比增长13%;

由于出口美国市场主要以储能电池为主,若全被替代,中国最悲观或失去约153亿美元市场份额。 

三、全球供应链影响:日韩填补?美国自建?

1.对日韩:短期或能填补美国部分需求,但铁锂等储能核心材料国内产能优势明显,日韩难以完全替代;

2.对美国:本土化虽有助于就业,但生产成本与制造效率劣于中国,新能源车与储能平价拐点或将推迟;

3.对中国:对等关税下,对美出口量或减少,成本抬升压力可能转嫁至美国客户,产品价格或将阶段性上升。

四、中国锂电的应对之道

1.境外投资建厂:在美国或关税较低的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实现“先地后市”;

2.产能调整转移:向欧洲、东南亚等非美国市场倾斜,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3.多元化开拓市场:积极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4.优化成本与品牌:提升产业链效率与品牌附加值,将关税成本部分传导至终端,保持盈利。

五、风险提示

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升级及不确定性;

下游新能源车与储能需求低于预期;

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关税政策频繁变动,解读有偏差风险。

结语

125%对等关税的重压下,中国锂电产业短期或面临出口增速放缓与成本上升,但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中国供应链仍具竞争优势。唯有积极调整策略,拓展新市场与本土化投资,方能在风高浪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标题 : 行业报告 | 电气设备行业:美国系列关税政策不改中国锂电产业竞争力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编辑推荐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